【南方日报】7788365365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服务乡村振兴 提供“三大支撑”

撰写时间:2018-06-20来源:7788365365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6/20/content_7732090.htm

时间:2018-06-20 来源:南方日报A9  

7788365365党委书记李大胜

7788365365校长陈晓阳  

    

    今年6月,7788365365出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同时,7788365365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正式揭牌。7788365365将发挥自身优势,为我省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理论支撑,并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精准发力,推进学校中心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华农要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业领域科技创新!”面对新机遇新任务,7788365365党委书记李大胜、校长陈晓阳信心满满、目标明确,他们表示,华农正对标国家“双一流“,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质增效,并通过人才、技术、理论支撑和内部深化改革,做好乡村振兴战略大文章,助力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
   

   同一天在《自然》发表2篇论文
    今年4月,华农学者同一天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2项科研成果论文,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该校马静云教授团队发现一种与SARS相似的新型冠状病毒;陈骁副教授团队则在脊椎动物RNA病毒的发现、遗传与进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同一天在《自然》发表2篇论文,不是偶然。”陈晓阳说,华农历来鼓励老师进入农业生产一线发现问题并提供科学答案。仅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农教授罗锡文主持完成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华农教授刘耀光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和团队二十年如一日,从事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基础和基因工程研究,交出了杂交水稻育性调控分子基础理论的“中国答案”。
    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华农共发表SCI、EI、SSCI收录论文数4300多篇;2016年国家启动实施重点研发计划后,华农获得资助项目4项,总项目经费近1.35亿元,列省属高校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农学科整体水平居全国农业高校前五、地方农业高校第一……

  华农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组建了群体微生物研究中心、兽医微生物耐药性创新研究团队、农业航空飞行器技术研发团队、华农温氏研究院、大北农研究院等一批“特种部队”,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开展集中攻坚。陈晓阳透露:“华农正在承担畜禽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并参与国家(广东)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未来还要重点推进筹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研究院。”
   

   在人才、科技、理论上发挥“三支撑”作用
    不久前,华农专家远赴巴基斯坦,与当地萨果达大学共建“中国—巴基斯坦柑橘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中心”,将华农先进的理念、技术及产品推向国际。
    “哪里有农业技术需求,哪里就有华农人的身影。”李大胜说,2015年以来,华农发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牵引作用,获得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在这一项目之下建成综合示范基地4个、产业基地18个、分布式服务站18个。2015年至2017年累计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近200项(次),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这背后是华农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显著效应。华农为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成立“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把社会服务工作量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并把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最高占比提高到80%,鼓励教师参与国家和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站在新起点,如何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李大胜介绍,华农要在人才、科技、理论上发挥“三支撑”作用。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首要资源,华农将瞄准乡村振兴的新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课程设置,开设新的专业方向和特色班,加强有关乡村振兴的通识教育,培养有本事、有情怀投身“三农”的优秀学子。
   
科技支撑上,华农将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着力打造产学研合作特色品牌,与地方、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并组建攻关专家团队,围绕“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等要求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健全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体系,加强特色小镇、新农村连片建设示范点等的规划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的揭牌是加强理论支撑的新开端,华农将在整合自身专家队伍的同时广泛吸纳政府及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开展前瞻性、政策性研究。
   

    ■访谈
    7788365365党委书记李大胜、校长陈晓阳
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华农下一步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跻身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行列!”日前,7788365365党委书记李大胜、校长陈晓阳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详细介绍了华农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并剖析在广东高校“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新一轮发展中,华农将有哪些新突破。
   

   南方日报:在广东高校“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新一轮发展中,华农具体有哪些建设计划?
    陈晓阳: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林学科创新发展、理工学科择优发展、人文社科特色发展”的思路,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定下了这一目标,华农正在按照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和发展中学科等三个梯次进行建设。力争到2020年,植物与动物学领域进入ESI前1‰;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等6大学科中有4—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同时,农林学科QS排名进入全球前50名,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有1—2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两名。
   

   南方日报:要实现这些目标,华农在体制机制上将会有哪些新突破?
    李大胜:过去3年通过高水平大学建设,华农在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例如调整学科布局,使学科建设更好地融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强化了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协同创新的科研体制机制,提高了教师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教职工实行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现了教师岗位等级能上能下,完善了教师发展促进机制等等。
    在新一轮发展中,华农要进一步扩大视野深化改革,其中有两大关键点。首先是着眼于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和激发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广大教师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另一个关键点是要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主要任务是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让学院的办学活力和办学积极性充分涌流。

  

  南方日报:华农如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广东创新驱动发展?
    李大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关键一环。华农把深度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作为重点服务方向,研究制定了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计划,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理论支撑,并深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我们称作“三支撑一改革”。
    陈晓阳: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农业农村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华农将继续发扬“务实、求实、实干”的特色,特别是瞄准基因编辑、智能农业装备、合成生物、新型农业材料等国际科技前沿,汇聚世界顶尖人才,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板块化新突破,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成为领跑者,在新兴交叉学科成为开拓者。
   

   数读华农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农业与林业学科位居全球第71位、全国农林高校第4位。
    ●ESI排名3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植物与动物学、农业科学排名全球前3‰左右。
    ●兽医学被评为A类学科,10个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十。有两院院士4人(含双聘1人)、千人计划11人、万人计划12人、长江学者9人、国家杰青7人。建成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09个,其中国家级平台8个。
    ●2016年国家启动实施重点研发计划以来,获得资助项目4项,总项目经费列省属高校第一。
   

   (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通讯员 杨志群 方玮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0